摘要: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受特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家庭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二十世纪初到五十年代末的缓慢发展时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初的快速增长时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今的稳定增长时期。美国家庭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激进的择校方式逐渐为公众所接受,并已经成为美国学校教育的一种重要补充。但是,相关研究表明,家庭学校教育的出现并未能真正维护教育公平。从未来趋势看,美国家庭学校教育与公立学校的联系将会更加紧密,其教育行为将更加理性与规范。美国家庭学校教育这一教育形式,既反映了家庭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反映了学校从同质化的人才选拔转变为个性化的发展需求的一种必然。
摘要:一直以来,劳动教育都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内容。从大班开展值日生活动的实践经验出发,通过对值日生活动开展过程中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目标,创设情景性生活环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在定期的评价、反思过程中不断提高幼儿的劳动能力等进行分析,发现值日生活动作为幼儿劳动教育的一项常规活动,是培养幼儿劳动素养的有效途径,能够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摘要:为探讨新疆民汉合校背景下中小学生感知的学校氛围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采用民汉合校学校氛围问卷、学业行为量表、学业成就问卷和自尊量表(SES)对912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学业行为在学校氛围与学业成就间起中介作用,即学校氛围通过学业行为间接影响学业成就;(2)自尊调节了学校氛围通过学业行为对学业成就产生影响的中介过程。因此,学校氛围对中小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是一个有调节的中介过程,学校氛围通过学生学业行为影响中小学学生的学业成就,高自尊个体会增强学校氛围对学业行为的影响。
摘要: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培养需求不断扩大,同时强调人才培养要应对变化、塑造未来,而目前工科人才培养多关注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专业能力的培养,忽略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匹配,因此工科生涯规划教育势在必行。借鉴交叠影响域理论构建工科生涯规划教育模型,以期通过家校社共同体的建设创新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理顺家校社在生涯规划教育上的交叠影响模式,同时在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实现专业教育技术理性和人文理性的有机融合。
摘要:混合式课程建设是高校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提升课堂质量和人才培养效果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混合式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建课平台如何选择、线上课程来源如何确定、教学内容如何安排、学生负担如何配置等方面的困惑。要想充分挖掘混合式课程的固有潜力,使其在高校教学中持续发挥作用,有必要在认准课程改革本质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探索优化混合式课程建设的路径。
摘要:作为高校经济管理类基础性专业必修课程,“管理学”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该课程存在教学模式单一、课程教学内容陈旧、课程考核过于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等问题。基于应用能力培养视角,结合布卢姆对应用能力的分类,从改革思路、改革措施、改革保障三个维度对“管理学”课程改革路径进行系统设计。
摘要:当前,省部共建高校面临“双一流”建设压力和毕业生就业压力。提升教学质量、彰显服务职能是省部共建高校快速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以湖南科技大学机类专业大二学生为调研对象,参照“机械专业教学大纲”,对影响“金工实习”课程教学的课程内容、教师作用、学生状态以及产生效果等因子进行研判,建立了“金工实习”课程教学效果结构方程模型。借助SPSS 26.0等计算软件对模型进行统计、信度和结构效度检验以及路径修正。通过对模型的“量化”分析,找出“短板”,为深化“金工实习”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建议。该方法也可为其他课程的改革提供借鉴。
摘要:依托湖南大学建设的智能制造实验室教学平台,以行星齿轮减速器典型关键零件的智能加工为例,持续开展智能制造专业人才综合能力培养实践与探索。实践证明,落实智能制造人才培养,需突出思政育人,凸显机械、信息、控制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大力践行多级联动和项目研究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机制。
摘要: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培养一支既懂农业农村又懂规划的人才队伍对于推动乡村振兴至关重要,而人才培养要有优质的乡村规划教学和与时俱进的方法技术作为支撑。当前乡村规划人才培养存在较多问题,如: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式固化,实用性、应用性不足,缺乏地方特色,等等。“虚拟现实”技术为课程教学提供了模拟现实的操作环境,将其应用于乡村规划人才培养中,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更好地掌握乡村规划设计方法。针对乡村规划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乡村规划虚拟现实观,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从人才培养目标、方法和过程等角度构建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的乡村规划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创新教学方法和过程,培养与时代发展、社会需求相匹配的乡村规划设计人才。
摘要: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直接影响师范生培养的整体质量。对标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能力的要求,基于H大学调查分析发现,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目标认知不充分、教材分析不到位、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管理与应变能力不足、课堂教学评价与研究能力欠缺等问题比较突出。小学教育专业应优化实践课程结构,构建合理的教学实践能力训练体系,加强全方位持续指导,利用校外教学资源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模式,构建课外训练平台,促使学生自主提升教学实践能力。
摘要:以CiteSpace 6.1为研究工具,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对CNKI数据库2012—2022年间有关大学英语教材中文化内容研究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呈现研究的基本情况,对发文量、作者以及关键词进行分析,并据此探讨大学英语教材中文化内容的研究热点以及演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近十年来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内容研究的发文量逐渐增加,朝着课程思政方向纵深发展,演化趋势呈波浪式上升;但研究作者较为分散,尚未形成核心研究作者群;中国文化与文化自信、教材设计与课程思政以及大学英语教学与文化缺失三方面属于热点研究主题。基于以上结果,对大学英语教材中文化内容研究提出如下建议:一是丰富大学英语教材中文化内容研究方法,提升研究科学性;二是转换大学英语教材使用研究角度,贯彻“生本”教育理念;三是拓展大学英语教材文化内容研究范围,构架外语课程思政桥梁。
摘要:“钱学森之问”对我国高校能否培养出科技创新人才提出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我国高校涌现出不少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在“挑战杯”上取得突出成绩的拔尖大学生。特质是人格的基本要素,对个体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因此,归纳我国高校科技创新素质拔尖大学生的共同特质,可以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和研究生招生工作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提出衡量“科技创新素质拔尖”的三项标准,并依据扎根理论,采取三阶段编码,从媒体报道中获取了193个初始代码、139个聚焦编码和22个轴心编码,进而构建了科技创新素质拔尖大学生的人格特质模型。科技创新素质拔尖大学生的人格特质可以概括为核心特质和边缘特质两大类属,其中,核心特质包括严谨勤奋、专心好学、自信敢为三个亚类属,是该群体普遍具备的特质,对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取得起着决定性作用。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与支持,经贸往来日益频繁,诸多法律问题需要更多复合型、应用型涉外法治人才予以解决。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培养模式创新不足、师资力量不够、涉外法律实践受限等困难。应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扩大“法律+外语或其他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通过改革教师评价体系、落实实践导师等手段提高师资力量,结合“一带一路”、RCEP等打造实践平台,切实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摘要:“三区联动”是构建大学教育趣缘文化体系的重要因素。基于PEST分析法分别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等角度对“三区联动”促进大学教育趣缘文化形成进行系统探析,较为宏观地分析“三区联动”促进大学教育趣缘文化形成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构建措施与模型,理顺大学校区、学区和地方社区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三区联动”构建大学教育趣缘文化体系、实现城市社区教育水平提升提供参考。
摘要:深化供给侧改革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以长沙市为例,基于2019年以来自学考试生源状况数据分析,探析自学考试供给侧在专业设置、考试体系、社会助学和制度供给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及原因,进而从重构符合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完善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推进自学考试组考方式改革、强化自学考试助学能力建设、构建开放共享网络助学平台、创新制度供给强化规范监管、开辟自学考试虚拟学习校园等方面提出了增强自学考试有效供给、创新供给的策略。
摘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以湖南高校为例,根据当前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现状,提出了利用校情校史、课程载体、活动载体和网络载体来打造地域特色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充分挖掘高校校情校史中的湖湘精神、促进校本课程与湖南红色文化的融合、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加入优秀的湖湘文化以及通过发展网络思政平台进行地域特色爱国主义教育,以此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为培养合格的人才奠定思想基础。
摘要:“融媒体”的纵深发展使媒体传播的功能不断延展,深刻改变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领域。融媒体时代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了重大挑战。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应当在辩证看待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一方面创新工作理念,依托融媒体平台打造宣传工作系统工程,另一方面丰富内容建设,借助融媒体平台整合宣传思想工作资源,同时提升队伍能力,优化融媒体平台激活宣传思想工作新动能,从而全面探索融媒体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路径创新。
摘要:政治品格是政治主体在政治活动中所展现出的相对稳定的道德品质、心理品性与行事风格的综合体现,是政治主体内在动力系统(隐性)与政治形象个体(显性)的统一体。在新时代中国政治话语体系中,“政治品格”一词出现比较频繁,但学界尚未从学理上深入阐释政治品格的基础理论。因此,有必要深入厘清政治品格的概念范畴,深度探究政治品格的基本特征,系统缕析政治品格的主要功能,这是推动政治品格研究纵深发展的逻辑前提,有利于彰显政治品格在政治文明范畴中的独特价值底蕴。
摘要:韶山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将韶山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主要路径有:推进韶山红色文化融入网络思政课程;推进韶山红色文化融入网络主题教育;完善韶山红色文化育人条件保障。将韶山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论的重要创新,能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摘要:高校是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主阵地,肩负着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重任。湖南科技大学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从夯实组织基础、促进交流交融、搭建多渠道平台、发挥资源优势等方面积极探索,对进一步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非民族高校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摘要:选取国内十所同时通过MBA教育三大国际认证的高校的学位论文,运用科学计量与知识图谱分析方法对其2017—2020年的学位论文题目、关键词等内容展开主题词分布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主题词演变分析等可视化分析,揭示优质MBA学位论文的选题特点与趋势:选题涵盖企业发展的经典话题;选题关注企业当前的发展瓶颈;研究主题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同时,为其他高校MBA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提供参考与建议。
摘要:转喻是人类基本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在概念层面操作的认知机制。转喻的识解受人的主观性、认知语境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制约。为了提升在英文阅读中的转喻能力,研究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升认知能力,主动积累语言知识;根据认知语境把握篇章结构;拓展文化背景知识。培养研究生的转喻能力可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摘要:随着教育公共治理的深化,社会组织逐渐成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持。通过文献法和访谈法,基于桂馨基金会对科学教师的支持经验,探讨社会组织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桂馨基金会通过培训支持、行动支持和激励支持等路径,提升了科学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探究能力,并激发其专业发展的自主力。基于桂馨基金会对乡村科学教师支持的经验,社会组织在支持乡村薄弱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方面,可以进一步深化同领域组织的合作,加强资源支持;吸引学会、协会、专家参与,加强专业支持;增加心理支撑,增强主观支持;建构专业评估体系,提供评估支持;推动政府出台相应法规,加强政策支持。
摘要: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对人才培养担负着重要的责任。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教师的教学水平在高校日益受到重视的大背景下,完善高校教师教学激励机制对教师教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分析我国高校教师教学激励机制存在的教学科研机制、教学管理机制、人才竞争机制及教师职业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提出完善高校教师职称考评体系、制定差异化教学激励、完善教学管理模式等措施,以优化我国高校教师教学激励机制,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摘要:高校青年教师初入职时,在系统层面,需长时间去探索教学实践,并在追求科研绩效时会感到紧张与焦虑;在生活领域,高校青年教师乐于与学生结成亦师亦友的平等关系,并在互动时会兼顾归属感和个体性。形塑高校青年教师角色认同的机制包括以“奋斗”和“责任”作为关键词的个体化语境、三重时间性的互斥不合、期待与行为之间的张力。通过克服角色认同危机,高校青年教师建构起理性、健康、良性的角色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