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将高校现代汉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新时代课程思政的新要求。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文字和修辞各语言要素中均蕴含课程思政元素。深入挖掘这些元素,并在教学改革中实施,必须全面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发挥教师示范作用;注重将课程思政融入教材编写,突出教材育人功能;运用灵活多样的教法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摘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高等学校理工、经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其课程思政是高校公共基础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特点,从数学文化角度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资源,在课程的数学史、哲学思想和社会生活背景中找触点,将典型思政案例整合到教材知识点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科学精神、辩证思维、人生观、核心价值观,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实践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要超越过去单一的“思政课程”,拓展更加广泛的“课程思政”。作为高校基层的战斗堡垒,高校教师党支部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以党建为抓手、以课程为中心、以实践来引领、促成果转化,建立起高校教师党支部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作用的机制,充分发挥自己的组织力和战斗力,促进课程思政的实施与推广,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摘要:外语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大思政”育人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一环。针对高校外语课程教学中存在教学主体思政意识不强、教学各维度思政融入不充分等问题,从教师队伍建设和课堂教学设计等维度提出了改进措施。通过“综合英语”课程中“The Man in the Water”的教学案例,具体阐述了基于“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的课程思政与外语教学全流程有机融合路径。这为探索课程思政与外语教学有机融合、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的出现,技术成为破解劳动教育发展问题的关键。技术可以实现劳动工具的优化升级和劳动教育教学方法的变革,劳动教育本身也包含技术性的内涵、教学策略和实践指导。针对中小学劳动教育现状,应借助技术对劳动教育观念“误区”进行修正、优化劳动教育课堂、构建三方联动的劳动教育阵地。国家、政府将劳动教育作为重要关注点,学校和教师抓好劳动教育主阵地,家庭、社区和学校共同构建三方一体的劳动教育体系,是技术赋能劳动教育的重要保障。
摘要:沿着理论研究、实证分析与方法研究的思路,在系统梳理财政分权对农村中小学教育供给效率研究现状和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在研究方法的合理性与研究样本的异质性两个方面存在的不足。新的“央地关系”下农村中小学教育供给政策的顶层设计、政府绩效考核方向转变能否改善农村中小学教育供给效率、财政分权对于农村中小学教育供给效率的影响、财政分权对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效果等,是未来研究方向与重点关注的问题。
摘要:语文教材助读系统体现了不同时代语文教育的要求。从历史的不同阶段分析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演变,可以勾勒出语文教育发展的脉络:第一阶段(1949—1963年)助读系统初始期,强调知识的归类;第二阶段(1963—1978年)助读系统完善期,构建语法教学体系;第三阶段(1978—2000年)助读系统成型期,注重语文能力的训练;第四阶段(2000—2011年)助读系统变革期,侧重语文素养的提升;第五阶段(2011年至今)助读系统融合期,突出语文方法性知识。
摘要:乡村学校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孵化器”,乡村文化是乡村学校文化的“根基”。乡村学校文化建设应植根于乡村文化,乡村文化振兴,乡村学校是着力点。乡村学校文化建设面临乡村学校文化能人困境、家庭期望和文化环境困境、效益困境和财政困境。乡村学校文化建设要抓住时代脉搏与契机,与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密切结合,与乡村文化振兴相呼应,两者协同发展。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承担“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的双重任务。“化理论为方法”就是教师要将思政课阐释的理论化为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这些方法主要包括“分析和综合的统一”“逻辑和历史的一致”“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等。“化理论为德性”就是教师要将思政课阐释的理论内化为德性,使学生养成真、善、美统一的人格。为此,首先要理解为什么要“化理论为德性”;其次,理论的表述要取得理想的形态;最后,通过实践将理想化为信念。高校思政课教师实现“两化”需夯实多方面的基础:一是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养成积极的政治人格;二是应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三是应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素养;四是应拥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摘要: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高水平大学内涵式发展的基础,是一流本科教育的核心内容。财经院校是培养创新型经济数学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责任和使命。通过分析财经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人才培养现状,发现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经济管理基础不实、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有效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通过打通数学与财经学科间的壁垒,凸显财经特色;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改革,提高应用能力;通过搭建创新平台,培养创新能力。
摘要:“卓越计划”2.0拉开了新一轮法学教育改革的序幕,在社会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法学教育应充分重视内部协调性问题。应结合实际进行法学专业教育改革,加强法学实践教育力度,优化法学实务师资占比,兼顾国内与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完善课程体系,创新培养机制,以优化专业内部的协调性,促进法学教育更好地服务社会。
摘要:核心素养的培养对“计量经济学”教学提出了新要求。然而,在“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目标定位不清晰、数学逻辑推导匮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度不够等问题。对此,基于核心素养的“计量经济学”教学观念变革,从课程设计的综合性、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及融合性、教学质量评估的系统性提出“计量经济学”教学体系重构思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力图让学生掌握现代计量经济理论和工具,并结合实际解决中国现实经济问题。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用大数据技术推动高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已成必然。以“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为例,通过分析目前高校“社会保障学”课程传统教学模式所呈现的信息化教学建设力度不足、教学内容封闭滞后、教学方式单一僵化等弊端,基于德育为先、学生主体、复合驱动、能力为重的现代化教学理念,从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教学方式、教学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提出教学改革路径,以期推动“社会保障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
摘要:“药理学”是制药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课程,由于所涉及的医药知识枯燥无味、内容抽象难学,一直是非医药类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头疼的专业课程。针对本专业的特点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从八个方面进行探讨,包括重视绪论课、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和时间、运用科学记忆法、合理调整平时成绩考核方式、注重多学科交叉、注重课堂及时总结和回顾、提高教师自身修养和将科学研究融入课堂教学。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兴趣,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激发了以线上学习为主要方案的教学模式改革契机,而如何提高线上学习绩效成为研究热点。通过梳理影响学习绩效的线上学习体验因素,进一步探讨线上学习体验通过影响学生注意力进而作用于学习绩效的路径过程,由此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设;利用疫情期间学生线上学习体验调研数据及学习绩效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研究发现:课程认知、教学水平、课堂氛围、技术支持等线上学习体验因素会对学生学习绩效产生显著影响,而注意力管理在线上学习体验影响学习绩效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并且该影响路径会受到线上教学方式差异的调节作用。最后,结合研究结论,围绕提升学生注意力管理水平以提高线上学习绩效给出相应政策建议。
摘要: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传统教育正逐步向“现代化智能教育”时代迈进,线上教学作为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改革趋势,已然被赋予全新的内涵和定义。为此,将对高校线上教学实施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深入挖掘线上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同时,积极研究和探索提升线上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方式方法:一是要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二是要以教师为引领,加快转变线上教学观念;三是要以课程为核心,科学制定线上教学设计;四是要以平台为依托,积极构建线上教学组织。从而为进一步加快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促进线上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摘要:为梳理我国教育制度创新的发展脉络,研究借用CiteSpace对CNKI收录的723篇教育制度创新研究文章进行文献计量法和可视化分析,从文献数量、作者构成、机构分布、研究热点和演进趋势等维度来分析我国教育制度创新的发展动态、热点与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展望与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从发文作者来看,关注教育制度创新的研究者基数众多,但深耕该领域研究的作者较少,未能形成稳定的研究群体;从发文机构来分析,研究机构间头部效应明显,研究机构间缺乏关联性,学术交流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制度创新的概念阐述、动力机制、创新模式、影响因素等方面,呈现出研究内容不断深化、研究范围逐渐拓宽、研究视角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基于此,作者提出做好理论研究深耕,把握制度创新规律,注重实证研究方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建议。
摘要:在“三圈三全”德育理念的指导下,改革高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内圈”“中圈”“外圈”三层德育空间中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建立可操作化的专业人才培养制度,完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德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一方面,能培养出既具有良好的道德和职业素养、高超的职业技能,又具备职业发展潜能的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宏观德育育人理念与中观及微观的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可以让中观制度、微观运作得到宏观理念的引领,同时中观制度及微观运作的实践也可以反哺宏观育人理念,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产生最佳的工作效果。
摘要: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生创新能力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涵和培养全过程,力求开展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和探求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新路径。综合考虑影响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度环境和研究生个体特征,构建了一套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这一类复杂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TOPSIS和AHP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相关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进行量化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对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相关建议,同时可为其他类别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参考。
摘要:以CSSCI期刊的MTI研究文献为数据来源,运用文献计量的方法,通过对年度发文量、发文作者、机构和期刊、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等进行分析,绘制该领域的科学知识图谱,以考察国内MTI研究的发展脉络、研究热点及趋势,并提出其对我国MTI研究及MTI教育发展的启示。
摘要:“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职前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阶段。那么,他们是如何认识“教会学生学习”的,对“教会学生学习”的认识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通过问卷和访谈,发现职前数学教师对于教师应具备“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认可度很高,但是对于“教会学生学习”的内涵理解较为缺乏;对课堂中如何实现“教会学生学习”也存在不清晰的认识;不同专业背景的职前数学教师对于“教会学生学习”的认识具有显著性差异;调查结果还发现学校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实践均对职前数学教师理解“教会学生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
摘要:具备良好的课程理解能力是师范生专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其今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能力之一。师范生课程理解能力内在地包含理解课程内涵的能力、理解学科的能力、理解课程文本的能力、理解课程实践活动主体的能力四个方面。师范生课程理解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凸显与提升师范生的专业品性,帮助师范生形成科学的课程观,塑造师范生的课程思维以提升课程实践能力,促进师范生对课程行动的积极反思。促进师范生课程理解能力生成的可能路径有:优化专业理论课程设置,夯实师范生课程理论基础;强化专业实践教学,在实践中提升师范生课程理解能力;创设学校课程文化,增进师范院校对师范生课程理解能力培养的关注度。
摘要:针对校园足球成为当前国家政策推动下的一项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实践形态,运用逻辑分析及文本分析的方法,从教育哲学视角探析新时代校园足球活动的教育价值意蕴,着重指出校园足球活动是人的“完善”的一种可能途径,是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也是对当前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内在基础的有益探寻。针对其教育价值意蕴,提出在校园足球活动发展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点,并坚守发展校园足球应当体现与满足教育目的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