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提倡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英语教学新的指南针,评估教材能否体现核心素养是一个应该关注的问题。新的教材评估框架以现有教材评估理论和框架为基础,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该框架包括宏观评估和微观评估两方面。宏观评估包含教材的编写原则、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组织,微观评估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文化知识、思维训练和学习策略。采用新的评估框架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教材进行评估,发现该教材总体上体现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中国文化在教材内容中所占比例较低,教学任务之间衔接生硬等。
摘要:青少年网络欺负是一种在网络人际沟通和交往中出现的不良行为,表现了不同于传统欺负的特点。网络欺负中存在社会比较的现象,比较中同化效应与对比效应、优于常人与差于常人效应对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会产生影响。采取合理选择社会比较方式、树立良好的网络比较榜样和调节网络比较诱发的心理压力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
摘要:中小学安全管理制度是校园安全的基石。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需要从师生避险、危机处置、学校发展、学生健康成长、应急管理过程和平安校园建设等六个角度思考,这六个角度构成了一个全面、系统、完整的立体视角。通过这一立体视角,促成中小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立体体系的建成,促进中小学校安全、舒适、放心、平安发展。
摘要: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在初中阶段未有效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校本课程的开发更是少之又少,这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重要性是不相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既是认识历史的需要,又是文化创新的需要,更是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初中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做到五个方面:坚持因地制宜,灵活整合教学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之旅,建立完善的评价管理机制。
摘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高中生学业动力、生涯动力及人格发展动力现状,分析当前高中生发展动力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显示,高中学生生涯动力较强,其次是学业动力,人格发展动力较弱;学生对未来学习发展目标更倾向于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学生职业理想主要受到父母的影响。高中生对未来目标的预期、发展动力的社会支持存在区域、性别和年级差异。因而,在高中阶段关注学生学业和生涯教育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学生人格发展辅导,构建“三位一体”学生发展动力指导体系,提高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的实效性。
摘要:近年来,作为教育全球化的突出现象,影子教育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引发了专家学者和教育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关注。影子教育的发展壮大,使文化资本理论在对学生学业成就取得的诠释力上产生矛盾,一方面,由于影子教育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化、客体化和制度化文化资本,使学生取得优异的学业成就,进而有助于实现阶层优势传递,增强了文化资本对学生学业成就取得的诠释力;另一方面,经济进步使参与影子教育群体扩大,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家庭社会经济背景通过文化资本影响子女学业成就取得,对文化资本理论产生一定冲击。
摘要:基于多元表征理论的数学教学是利用丰富的外在表征凸显数学对象的各方面属性,完善其结构刻画,增强其吸引力和趣味性。以“函数的概念”为例,探讨多元表征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利用函数的不同表征之间的转换来引导学生认识发展函数概念的必要性,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抓住概念的本质,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函数的概念,进一步发现学习的乐趣。
摘要:金融活动的动因以及决策机制都只能通过逻辑思维来把握,现场参观或操作所获得的仅仅是一些表面化的实务知识。但当前高校的金融专业实践教学未能针对这一特点进行设计,存在着诸如各专业课的实践教学各自为政、缺乏整体性设计、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缺乏系统性等弊端。为改进金融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金融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应加强金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性设计,开设“金融合约理论与实务”和“金融时事与形势分析”课程,增大案例教学比重,加强师资队伍专业实践培训。
摘要:社会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立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湖南女子学院的课程改革实践,强调紧跟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趋势,强化系统化与整体性的课程知识结构;面对职业化发展需要,构建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系列课程教学体系;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构建多样化教学方法;结合人才培养质量,构建立体多层实践教学体系;基于能力与职业素质,构建全过程、多元化的课程考核体系。
摘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已经进入决胜阶段,教学改革需要针对“95后”大学生学习特点,把握工业4.0时代智慧教育的新契机,推进教学目的从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向知情意行多维建构转变、供给模式从传统向现代转变、供给时空从两维教学课堂向三维课堂转变,教师从严肃远距离的师道尊严向活泼近距离的爱生导师转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关键在于做好加减法,增加有效供给,减去无效供给。只要学校和教师都舍得投入,主管部门和教师都尽心尽力,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拓展教学新空间、应用新资源、形成新模式的基础上,真正执行“四抓”、坚持“四不”、落实“四个统一”,建构“四有课堂”,就一定能决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目标。
摘要:以激发并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兴趣、意识和能力为目的,基于网络平台,优化整合信息化网络与传统课堂的优势,研究并开发了多种网络与课堂的互动融合式教学模式,如个人挑战类、团队竞技类以及游戏随机类教学模式等,并以力学课程为例,通过在力学传统课堂中引入多种互动融合式教学模式,互补互通,让更多学员受益,使得课堂更加“有温度”,学员更加“有记忆”,学习更加“有成效”。
摘要:公共选修课作为高校课程体系中的一类通识教育课程,对拓宽学生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促进文理渗透、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部分高校公共选修课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交叉融合的视角提出了以“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知识传授与能力拓展相融合、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相融合、教师主讲与学生主导相融合”为内涵的“四融合”教学模式。“天文学基础”课程教学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对高校选修课教学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摘要: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每届都设有“主题”“内容”,形式新颖。这种基于“主题”和“内容”的赛事运作理念,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和创新意识,激发其投身工程实践的热情。目前金工实习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教育教学理念及制度上的宏观指导,借鉴这种基于“主题”和“内容”的赛事运作理念及运作模式,有利于金工实习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摘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大学生的艺术审美感知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高校通识教育涵盖公共艺术教育,在通识教育理念下,通过对案例高校形成的“机构保障—理念引领—课程建设—经费投入—实践活动—环境塑造”公共艺术教育开展模式进行分析,构建了“理念—行动—路径”三位一体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开展模式体系,以有效推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开展。
摘要:鉴于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氛围沉闷、学生积极性不足、师生之间缺乏交流、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结合目前高校实施的研讨式教学模式和网络教学平台系统,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提出了一种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相结合的研讨式教学平台系统。该系统基于Web应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发,除基本的用户管理、课程管理、发布通知等功能以外,还有师生交流、互相评价、仿真课堂、搜索专区4项功能。该教学系统的应用与推广,使传统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迎刃而解,还可以最大化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就能锻炼项目开发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摘要:计划目标、团队结构、商业模式、风险防控以及利益分配等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因素。推动高校创新创业工作顺利开展,应提高大学生项目选择的精准性、团队组建的科学性、模式选择的时代性、利益分配的公平性和风险防控的预见性,从而促进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提升,使广大学生对创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摘要:响应“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湖南理工学院政法学院率先在本科阶段进行工程法律人才培养探索,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将工作重点从工程法教学转向工程法研究,期冀为建立工程法学学科尽绵薄之力。建设工程法学特色学科对于地方高校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有助于丰富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培养卓越工程法律复合人才、提升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水平和深化地方高校服务社会职能。
摘要:不同主体判断学业成就的差异、学业成就评价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及学生发展中心理念落实不到位,导致原本应当涉及多维度、多要素的大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被极度简化。教学质量标准应当通过增强学业要求权威性、规范学业成就指标、提供多种选择路径充分发挥导向功能。需要采用育人为先、知行合一、激发潜能等举措,保障教学质量标准与大学生学业成就形成正向关联。
摘要:高校新媒体的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能够推进高校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深度融合,通过内容、技术、人才、经验的共享,媒介、目标、理念的融合,实现引领高校文化、价值、舆论的发展目标,全面构建高校大宣传格局。
摘要:大学生边缘化生存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从依赖数量向提升质量发展中必须要重视与思考的问题。大学生边缘化生存包括主动边缘化与被动边缘化两种生存方式,且生存特征各异。针对大学生的被动边缘化方式,应从完善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两方面寻找调适策略,以应对与破解边缘化现象,促使边缘化大学生回归大学校园生存主流,更好地完成大学社会化过程。
摘要:高校性骚扰具有以不平等权利关系为核心、行为隐蔽以及危害严重之特征,现行高校性骚扰救济制度存在法律制度缺位、行政救济制度缺失、司法救济负担过重等问题。应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完善高校反性骚扰法律体系,建立高校内部申诉制度、行政救济制度,以及在司法程序中引入雇主责任制度,对遭受高校性骚扰侵害的学生予以救济。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准确把握和深入研究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对于当代大学生的行为动机具有较为有效的解释性。处在全景敞视主义监视场域中的大学生接受了规训,解构之后的弥散权力使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存在着抗争与释放的双重动机。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紧密结合大学生生活实际,可以分析总结出其网络行为的动机类型。
摘要:诗性思维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孔子的诗性思维特质体现为隐喻性思维、“启发-联想”式思维和物我一体的非对象化思维。诗性思维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被长期遗忘,弘扬孔子诗性思维,突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单一的逻辑思维,形成一种理性思维与诗性思维的张力关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
摘要:研究生实践能力欠缺成了当前研究生教育的突出问题。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得出,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水平对实践能力的提升影响最大,实践意识与知识水平的影响相对较小,其中,实践经验、决策能力、沟通能力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构建高校主导、政府支撑、企业配合的“三层次、互通式、全过程”的多层联动培养模式,对提升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社会实践活动是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现阶段部分高校研究生社会实践存在较大问题,对社会实践活动理解不当、团队缺乏系统的培养机制和保障机制成为阻碍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坚持以科学的实践方法为引导、完善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发展保障机制、建立科学高效的培育模式,是实现研究生社会实践常态化的重要途径。
摘要:为探究重铸与提示对学习者英语复合词重音感知的影响,挑选60名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作为被试,随机分成重铸组、提示组和控制组,每组20人,采用“前测-后测-延迟后测”的实验设计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交际型课堂教学环境下,重铸与提示都对英语复合词重音感知具有促进作用,反馈效果得到持续保留,且有助于强化学习者的重音规则概化能力;提示对重音感知习得的效果显著优于重铸,交际教学与提示结合的干预方式对复合词重音习得的促进效果最明显。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呈现数字化、网络化的特征。为了解大数据方法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使用情况,采用定量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以句酷批改网平台为例,对学生的写作动机和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数据方法的运用能够显著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促进其写作的深层动机和成就动机,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摘要:从长沙市岳麓区选取了19名80后幼儿园优秀教师,通过问卷、深度访谈和教师叙事等方法对幼儿园优秀教师职前专业学习和从职历程中的专业发展进行深入探讨。从社会环境看,80后幼儿园优秀教师成长于新世纪幼儿园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的大背景下,园本培训和行动研究成为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形式;从个人情况看,她们职前努力学习,专业功底扎实,而职后生活中关键事件的积极影响、对于自身发展的不懈追求、强烈从教情怀及教育责任、反思性教育实践等促使她们不断优秀。80后幼儿园优秀教师成长史能给当下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有益的启示。
摘要: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青年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工程素质等方面的能力与专业评估(认证)的要求均有一定差距。强化师德师风教育,严把新教师上岗关、上课关,夯实专业学识、培养工程教学能力,加强校企合作,强化教学研究,建立长效机制,是提升土木工程专业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