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高考改革政策的推出引发每个高中学科都在重新审视本学科在改革中的变化,力求在适应改革和培养人才两方面兼而得之。基于此,在英语学科构建新高考背景下多层次、多类型、可供学生选择的高中英语课程群刻不容缓。高中英语课程群可从必修分层和选修分类两个分支创建,兼顾思想性、科学性、创新性、针对性、多样性、趣味性、关联性7大原则,促进新高考背景下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课程群创建要因生、师、地制宜,以湖南省株洲市部分选修课程为例给出一些思考。
摘要:共情能力是一种令世界更美好的能力,个体的共情程度对我们建立一个善良、安全和富有同情心的社会有很大的影响。鉴于幼儿期的共情能力可以显著预测成人后的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幼儿的共情能力。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者对影响共情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探索与日俱增,尤其认为家庭环境可能是影响共情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家庭系统理论,从家庭情感、家庭人际关系、家庭氛围等三大方面探讨了亲子系统、同胞系统、夫妻系统对幼儿共情能力发展的影响,并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对幼儿共情能力的培养提出建议
摘要:以广元市四县三区400名9~12岁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行为重构、有利比较、免责任化、结果扭曲、非人性化、责备归因等六个维度设计问卷进行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七点计分法。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道德推脱水平较高,在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等方面差异显著。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加大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良好品德发展概况、进程关注力度,通过各种途径与方式来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社会责任感和亲社会行为,通过对“体育道德推脱”理论与实证研究,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提升其道德发展水平,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同时为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水平发展建构良好的外部环境。
摘要:小升初入学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在义务教育阶段都有权利享受公平教育。然而现实中由于教育发展不均衡,产生一批薄弱学校,导致“择校”问题日益严重。为了均衡学校发展,遏制“择校热”的问题,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公平教育,在阳光操作下实现就近免试入学,X市地方政府和教育局根据当地的教育实际情况,制定了X市小升初“阳光招生”政策。通过调查了解X市小升初“阳光招生”政策实施现状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这一政策实施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旨在促进X市小升初“阳光招生”政策的不断完善。
摘要:“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维果斯基社会文化历史理论的核心理论。从解释学角度解读“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建立教育心理学及哲学具有意义。研究发现,一般解释学与哲学解释学可分别对应最近发展区中受教育者现有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本体解释学则提出了新的以理解为基础的世界观,优化受教育者自身的最近发展区;解释循环则可以在不断变化成长的环境中,促进受教育者发展并跨越最近发展区。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成功的关键:选择一个学生易于参与、乐于参与,教师易于组织,且与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的实践教学主题。华南理工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中国近现代史与我的家庭(族)”为主题的实践教学完全符合上述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经验值得推广。
摘要:地方高校由传统型向应用型转变的办学理念势在必行。但是作为传统的优势学科,汉语言文学教育在转型过程中的课程改革面临诸多困境。要破除这一困境,必须遵守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汉语言文学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路径,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综合实践运用能力,从而有效促进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摘要:应用型本科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对于培养创新性人才极为重要。针对现有实际问题或弊端,基于现有市场营销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专业性质和课程特征,提出了引入工作坊的教学方式,探讨了这一课程教学方式改革探索的具体内容,真正实现大学专业课程教学的创新性。
摘要:面对国内外机械制造业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针对机械创新设计课程繁多的机械创新设计案例导致学生理解困难、学习兴趣严重不足的现状,基于地方高校的本科学生对科学研究工作了解情况缺乏的现实,提出面向机械机构实例溯源的机械创新设计教学模式,期望通过机械创新设计相关文献解读机械创新设计实例具体的构思过程,提升学生对机械创新设计实例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科学研究工作的了解程度,促进学生机械创新设计能力的提高。
摘要:中国大学的文艺学教学较重视文学理论传授与文学史的梳理,对直面作品的文学批评着力不多,针对这一现状,英美新批评的“文本细读”理论给文艺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导向,在教学思路上应提倡语境化和学科互涉;在教学内容上强化文艺学课程的实践性,提高文艺学课程的趣味性,深化文艺学课程的研究性;在教学方法上革新教学程序,丰富教学资源,改革考评方式,以激发文艺学教学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摘要:师范专业古代汉语的学习目的是培养具有较高中学文言文教学水平的教师。为此,高校师范专业的古代汉语教学应该与时俱进,改革目前这种与其学习目的不吻合的教学模式,突出师范专业的“师范性”。具体来说,可以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革:适当地调整课程结构并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实施培养文言文讲授能力的教学模式,尝试写作古诗文并将创作纳入古代汉语的教学要求。
摘要:同一类型化学键C-X的键长与键能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就键长变化对键能变化的敏感度而言,碳-碳键的键长随键能的变化比碳-氢键迅速,前者是后者的2倍多;碳-卤键的键长随键能的变化是碳-氮/氧键变化的5倍。对有机化合物的碳-碳、碳-氢、碳-氮/氧键及碳-卤键,它们的极限长度分别为174.71、119.52、162.58和277.61 pm。应用化学键的极限长度可帮助我们理解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活性。
摘要:从中国知网(CNKI)中检索出186篇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国际化研究文献作为样本,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分别从年度分布、文献来源、作者、机构、关键词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国际化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其研究主题:一是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二是ACCA与国际化会计人才;三是一带一路与高校国际化;四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与培养路径和手段;五是创新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摘要:为了探讨影响当代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因素,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66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研究结果显示学业倦怠与父亲消极教养方式和母亲消极教养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与母亲积极教养方式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控制与父母积极教养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与母亲消极教养方式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控制与学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控制在母亲教养方式与学业倦怠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因此,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控制对学业倦怠有一定的影响,关注父母教养方式,提高大学生自我控制水平对改善大学生学业倦怠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本科生国际化素质培养在专业培养目标、教师与教学、合作交流与环境、管理服务等主要方面仍面临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和改善。在当前我国总体实力大幅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高校加强本科生国际化素质的培养是日益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在培养过程中要加强对于中国文化的坚守与浸透,通过系统筹划和保障实施,确保本科生国际化素质培养的内涵式发展。
摘要:传统手工艺作为中国文化中重要的造物行为,有着丰厚的文化根基。在文化强国的国家战略指导下,把传统手工艺纳入包装设计教育体系是设计教育的必经之路。通过包装设计活化传统手工艺也被视作现代手工艺的发展途径之一。重新审视包装设计和传统手工艺之间相似的诉求,在绿色环保价值诉求、文化表达诉求、产业化诉求上探索出一条具有理论性、实验性、创意性的多元化包装设计教育模式。
摘要:基于对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2014-2016级保送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定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究影响保送生专业学习努力程度的因素,发现保送生的努力程度主要受学习兴趣、学习压力、专业满意度、就业方向和所在年级这五个因素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保送生学习动力不足,建议采取措施端正学生专业思想、加强学习过程指导、调整商务类课程设置、明确主修附修关系、适当疏导心理、全面了解学生需求、强化专业学习与专业实践的结合,以促进保送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其学习努力程度。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许多高校应用基于混合学习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自主学习素养有待加强,教师对混合学习和翻转课堂的教育理念内涵理解和实践控制不足,评价考核制度和教辅服务支撑不到位。应该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提升教师教学胜任力、强化高校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等方面找到破解困境的路径,切实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摘要:将工作坊教学模式应用到英语公众演讲课教学中,可以有效发挥工作坊式教学目的明确、实践性强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保证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英语公众演讲工作坊既能够为英语语言学习创设完整的交际情景,又可以为演讲技能的训练搭建真实的操练平台。
摘要: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该作品大量地使用了关中方言,用多种多样的描写手法,展现了西北地区独特的民风民俗。《白鹿原》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在海外被翻译成日语、法语等各种语言出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该作品的一大亮点——秦地文化也成为翻译中最大的难题。以林芳版日译本《白鹿原》为例,通过文本分析法探析《白鹿原》在日译过程中对“异”的考验。
摘要:网络技术进步带来的网络信息爆炸等衍生出西化甚至异化的价值观念,对传统价值观念产生巨大的影响,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价值信念等也受到一定影响,极易产生道德焦虑。以“互联网+”计划的提出为契机,从“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道德焦虑的特性、表现类型着手,从大学生自身、高校德育及社会监管和网络立法三个方面对大学生道德焦虑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缓解策略。
摘要:近年来,边缘化大学生群体逐渐成为学界和教育实践界比较关注的问题。从边缘化大学生的生存现状入手,分析边缘化大学生的内涵、特点及其成因,并指出边缘化大学生转化的策略,目的是引起高等教育实践者重视,并在实践中加强对边缘化大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促使边缘化大学生回归正常教育环境,实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
摘要:优秀的文化要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时代需求,并为时代的发展作出贡献,湖湘文化的发展也是如此。湖湘文化创新中应坚持统放结合、与时俱进、兼收并蓄、雅俗共赏的基本原则,应自觉防止文化保守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文化折中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倾向。新的历史时期创新湖湘文化需要更新文化理念,健全文化心态;利用现代技术,创新文化业态;重塑湖南形象,打造文化品牌;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人才群体;坚持兼容开放,实现整合超越。
摘要:研究生教育担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是我国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德国鲁尔波鸿大学(Ruhr-Universitt Bochum)研究生培养方式为主要对象,比较中德研究生培养方式、课题设置及津贴,能为完善我国研究生教育体系提供借鉴。
摘要: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推动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快速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能力培养是学科发展的关键,校际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能够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提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为汉语国际推广铸造更为优秀的师资力量。曲阜师范大学和山东科技大学结合自身优势共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联合培养基地,并成功获批山东省首批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立项建设名单,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同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还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希望学界能够共同探索,不断完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
摘要:卓越教师培养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学者们围绕卓越教师的丰富内涵、鲜明特征及卓越教师的培养模式、培养质量评价机制等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研究成果丰硕且文献类型分布比较理想。卓越教师培养的完整理论体系、各个学段与各个学科领域卓越教师的职前培养特色及职后发展路径等应是未来着力研究的对象和突破点,同时,需要优化研究方法、加强实证研究。
摘要:公立高校职称评审中的信息应予公开抑或豁免公开,这是法益权衡的结果,公开保护的法益主要是评审的公平公正,而豁免公开保护的法益主要是自治权与隐私权。涉及评委隐私的信息以及高校自治范畴内的过程性信息可予豁免公开。因高校职称评审中信息公开与否而产生的争议,可以通过举报、申诉、复议以及诉讼等途径获得救济,但目前这些救济途径的实效性还有待加强。
摘要:职前教师核心素养培育模式的建构为高校教师教育核心素养理念落实到实践提供参考,为教师职后核心素养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行动研究表明“磨”+“省”是职前教师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之一。基于教师核心素养框架,提出“磨”+“省”的培育目标取向;以建构主义和中介学习理论为基础,提出以课程为载体的多角度的“独磨”和“自省”、多轮回的小组“互磨”和“共省”、以见习、实习、赛练为载体的双导师“研磨”和“引省”操作程序;师生共同参与的以态度与效果为导向的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