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材编写者的“合理虚构”权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语文教科书中‘合理虚构’问题研究”[12c0122]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教材编写者按照教学大纲(亦称课程标准)的规定,根据教学的需要,有对课文进行删节、改写或加工的“合理虚构”权。然而,近些年来人们对教材编写者“合理虚构”权的质疑之声不断。教材编写者的“合理虚构”权有其存在的三大依据:传道的需要; 授业的需要;立人的需要。教材中“中国式”的主题“文以载道”、“文质兼美”、“厚德载物”,既是我们的过去,也是我们的现在,恐怕还是我们的将来。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王超.论教材编写者的“合理虚构”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8):37-39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4-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