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一人称代词“我”、“吾”、“予”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我”、“吾”、“予”在《论语》中不仅有句法功能上的差异,同时也有语用选择上的差异。语用选择上的差异是具有深层次原因的:根据符号学原理,当一个符号用作另一个符号的能指时,该符号的一些信息会不自觉地被带入到新符号中去;同样的,当一个符号用作另一个符号的所指时,前一个符号的全部内容(所指)必然进入到后一个符号的内容(所指)当中去。也就是说,两个不同的词,因其语音上字形上相同,在词语运用当中,本义词的一些语义特点会不可避免地渗透到假借词当中去。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刘少芳,赖积船.《论语》第一人称代词“我”、“吾”、“予”[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9):185-188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3-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