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域下莫言对《讲话》的 继承和突破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现代性”与百年中国文学潮流研究(编号:08A020)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20世纪90年代以来毛泽东题材电影创作综论(S120037)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自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对他的批评声日益高涨起来,尤其是曾应邀抄录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行为备受诟病。批评者大都站在意识形态的批判立场,他们不屑于从历史和理论角度作深入的探讨。在接受美学的框架下,毛泽东的《讲话》和莫言的“乡土”立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莫言在作品中的实践是一种对《讲话》精神的继承,更是一种突破。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段晓磊,彭在钦.接受美学视域下莫言对《讲话》的 继承和突破[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7):163-165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3-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