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社科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CSP24YC52);湖南文理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项目(23BSQD12)
心理育人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路径,其工作机制的科学建构直接关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以“原则—价值—动力”为分析框架,系统探讨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机制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在原则维度,提出国情导向、校本对接、普惠共赢、功能优化四项建构准则;在价值维度,阐释科学化、高效化、三全化的目标取向;在动力维度,构建包含内生驱动、外源推动与协同转化的系统模型。通过三个维度的有机统一,不仅为纾解当前心理育人工作碎片化、低效化等困境提供解决方案,还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心理育人理论体系。研究发现,只有实现原则指导、价值引领与动力保障的协同作用,才能全面提升心理育人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与实效性。
姚振东,胡芳毅,谢金,邹盛奇.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机制的原则、价值与动力[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5,(4):7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