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背景下教师适应性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作者: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研教改一般资助课题(HNJG-2022-0762);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一般资助课题(XSP24YBZ065)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摘要:

    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是新时代促使教育快速变革的创新驱动力。构建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背景下教师适应性测评指标体系有利于衡量与诊断教师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学的适应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完善或改进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实践提供指导,对于理解教师课堂教书育人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通过三轮德尔菲专家访谈法构建了教师人工智能赋能教学适应性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32个三级指标,能较全面地识别教师人工智能赋能教学适应性特征,能对人工智能教学环境下教师教学适应水平进行科学、公正、客观、全面的衡量比较与综合评判,为教师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李协吉,孙洪涛,高佩琪.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背景下教师适应性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16(6):148-156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历史
  • 在线发布日期: 202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