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亲师交往的公共性及其实现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全面认识亲师交往的基本属性,是建构良好亲师交往的基本前提,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价值。基于亲师交往的二重性审视,现有亲师交往在逻辑起点、思维方式、对象性质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私人性倾向,这是对亲师交往公共性的湮没、僭越和侵蚀。基于亲师交往公共性的内涵,亲师交往包括公共理性、公共利益、公共伦理三个方面。超越亲师交往私人性的可行路径有:重构亲师交往的价值根基、厘清亲师交往的公私边界、确立亲师交往的机制规则。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陈思梦.论亲师交往的公共性及其实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1):15-20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4-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