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发展激励对大学生志愿行为持续性的影响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

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20E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21JDSZ3070)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三全育人”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然而,志愿者持续参与意愿低、流动性强等问题制约着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以H市815名大学生志愿者为研究对象,探索个人发展激励对志愿行为持续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发现志愿服务获得感在影响机制中的中介效应。调查结果显示:(1)大学生志愿行为持续性不强,志愿服务获得感处于中等偏低水平;(2)个人发展激励均显著正向预测志愿行为持续性、志愿服务获得感;(3)志愿服务获得感显著正向预测志愿行为持续性,并在个人发展激励影响志愿行为持续性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调查表明:要增强志愿行为持续性,应重视个人发展激励的创新应用,重塑志愿服务获得感,以实现志愿服务社会价值与育人价值的充分融合。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刘辉亚,韩聪慧,吴一荻,莫翊岚.个人发展激励对大学生志愿行为持续性的影响[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116-123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3-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