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课堂的应然图景——走向共生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双减”揭示了当前教育面临的挑战,为打破僵局,语文课堂四要素需找准位置,走向共生。根据LICC和共生理论两大指标,语文课堂可分为“一维主导、二维共生、三维共生和完全共生”四大类型,其中“师、生和环境共生”“师、生和教材共生”和“完全共生”是语文核心素养生长的沃壤。当前影响课堂共生的关键因素在于社会环境变化和认知差异。走向共生课堂的策略有三:一是建立师生共生体,以包容和谦卑的态度来克服师生认知水平差异;二是建构以学生接受为中心的文本解读路径,完善语文学科认知“概念网”,将因认知对象产生的差异控制在合理范畴;三是求取不同价值范式共存,明确不同课程价值范式边界,塑造理想的外部环境。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向刚.论语文课堂的应然图景——走向共生[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3):40-48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3-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