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恶探微及其救赎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儿童非但有天使之称,儿童的破坏性、侵犯性、与伦理道德为敌和屡破法律底线充分说明“熊孩子”与儿童恶的在场。恶之源可能包含“原罪”、本性、私有制、邪恶传承、文化环境影响、自由意志、伦理观不同和精神疾病等。可以通过教化育人、道化肉身、他律管束与社会进步对儿童恶进行多维救椟。儿童的善与恶是对立统一的,并且其善远大于恶。此处讨论恶,是为了更深层次地认识儿童,认识儿童的伦理与道德,更好地发展、完善更高的善。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李晋刚.儿童恶探微及其救赎[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2):20-28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0-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