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尼采关于生命存在特性的论述出发,以生命存在的悲剧性、游戏性、超越性为依据,结合审美教育的基本特征,阐明了审美教育作为生命存在教育的出发点必须是“在毁灭中获得喜悦”的教育;在审美教育的内容选择以及评价标准方面,必须是以个体生命是否得到激扬为核心;而在审美教育的路径选择上,则必须是在张扬个体生命存在的偶然性、差异性、不可替代性的基础上追求类存在的普遍性、同一性和超越性。
耿爱先,王昕.简析生命存在的特性与审美教育的路径选择——基于尼采的视角[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9(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