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S140050);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3YBA126)
传统的显性教育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中已显示出某些不足,从教育目标、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环体、教育方法等方面挖掘隐性教育因素正好契合了网络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这对提高网络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黄蓉,赵惜群.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隐性化实施途径[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7):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