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数字道德失范类型及其治理研究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

2024年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项目“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传媒人才培养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4GB350)、2024年度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长江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4Z077)、2024年度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智慧教育研究分会教育数字化研究专项课题“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民办高校新质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究”(项目编号:中陶会智教202411962HB)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发展在赋能社会进步的同时,引发了大学生数字道德失范行为的复杂化与泛化,成为制约高素质数字公民培养的关键问题。研究基于“技术—主体—规范”三元互动理论框架,系统剖析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数字道德失范在网络社交、娱乐游戏、知识生产与安全隐私四大场景中的具体表征。并揭示出算法黑箱化引致责任归属模糊、大学生数字素养与伦理判断能力不足、综合治理体系尚未健全构成失范现象滋生的深层诱因。对此,从技术治理、素养教育、制度构建与价值引领四维路径出发,提出增强算法透明度、提升数字道德决策能力、构建分级分类治理机制、明晰数字道德基本标准等综合治理策略,以期为构建协同共治的数字道德建设体系提供理论参照与实践指引。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5-07-22
  • 最后修改日期:2025-09-30
  • 录用日期:2025-09-30
  • 在线发布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