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生学校适应的类别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潜在剖面分析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BBA180076)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采用问卷对5 640名农村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农村中小学生学校适应存在3个潜在类别,即适应困难组(小学生23.16%,初中生14.59%)、中等适应组(小学生45.78%,初中生44.48%)和适应良好组(小学生31.06%,初中生40.93%)。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女生的学校适应比男生好;非留守儿童学校适应比留守儿童好;小学各年级学生的学校适应无显著差异,而相比初一、初二年级学生,初三年级学生学校适应较差;农村中小学生学校适应受到家庭、学校、社区和同伴等环境中风险因素的影响,各领域的生态风险越高,学校适应越差;农村中小学生自我控制水平越高,学校适应越好。这说明农村中小学生学校适应有三种类别,且其发展会受到生态风险和积极心理品质等的影响,而增强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校适应,可从减少外部生态风险和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着手。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谭千保,黄勇,申诗雨,易艺宇.农村中小学生学校适应的类别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潜在剖面分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6):1-8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2-12-31